落实五项管理政策 保护学生视力健康——自治区教育厅启动近视防控“彩虹行动”
落实五项管理政策 保护学生视力健康——自治区教育厅启动近视防控“彩虹行动”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呈现“低龄化、普遍化、高度化”趋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双减”及“五管”政策,准确掌握我区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情况,根据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2021—2025年)工作方案》,自治区教育厅于2021年十月启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彩虹行动”,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对全区小学阶段一、三、五年级学生开展视力普查工作。
一、覆盖全区所有小学阶段学校
普查工作自10月初启动以来,各级教育部门和专业医疗机构紧密配合,普查覆盖全区所有小学阶段学校。目前多个盟市普查工作同步展开,截至11月21日,已完成65万余人次视力普查,其中普查农村学校425所,农村学生16万余人次,城市学校364所,普查人数49万余人次,拟于12月初全部结束。
二、专业机构完成科学普查
此次视力普查由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双眼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检测,建立学生视力发育电子档案,实现信息化近视风险预警,及时、尽早发现视力问题。专业机构与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在普查中密切配合,严把质量关,确保普查工作实施顺利进行,为下一步实施近视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三、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保障“彩虹行动”实施
我厅积极协调近视防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开展全区小学阶段其余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普查,普查现已覆盖全区小学阶段138万余名学生。自治区卫健委积极参与评审推荐,成立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指导委员会及宣讲团,扎实推进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厅积极实施“彩虹行动”计划,针对影响中小学生视力的重点因素,统筹做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采取“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近视防治模式,改进学生用眼行为,保护学生视力健康。各地各校也严格执行“双减”相关政策,减轻学生校内负担的同时,落实大、小课间户外活动,保障学生校内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让学生课间走出教室,保障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彩虹行动”,以“彩虹行动”系列举措促进学校近视防控工作全面开展。紧紧围绕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关键因素,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各方力量,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走深走实。推动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的常态化建设、规范化进程、系统化落实,提高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水平,从而达到逐年降低近视率的目标。
体育卫生艺术与劳动教育处
2021年11月29日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蒙古族小学学生进行视力屈光度检查
赤峰市红山区第十三小学学生进行视力屈光度检查
通辽市实验小学学生排队进行视力监测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曙光学校学生排队进行视力监测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崇文小学学生排队进行视力监测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逸夫小学学生排队进行视力监测